10年前的世界杯,我接触并迷上了球星卡。
十年光阴荏苒,享有盛誉的球星卡品牌帕尼尼,在天猫平台成功设立了官方旗舰店,实现了自2010年踏入中国市场以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那么,堪称「体育版盲盒」的球星卡,究竟有哪些文化和魅力呢?
球星卡在19世纪中叶初现身影。伴随着世界杯、欧洲杯、MLB、NBA等重大体育盛事在全球范围内的风靡,以运动员形象为设计元素的球星卡也成为了众多球迷热衷的收藏对象,进而逐步演化成为一种遍布全球的球星卡文化。
各俱乐部会为自家球队及当家球星发行限量版球星卡,并将这些卡片作为球队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在荣誉陈列柜内。仅在美国,球星卡产业,包括授权、出版、销售和交换等环节,其年增长率已接近20亿美元。
球星卡通常按照赛季进行发行,且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再次印刷,这使得它们在收藏领域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在卡种分类方面,它被细分为普通卡、特制卡、签名卡以及球衣卡等多种类型。通常来说,球星卡的价值受到历史背景、发行数量、球星的选择以及卡片本身的种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2009年,一位居住在美国的老妇人,她家中所藏的1869年美国首支职业棒球队——辛辛那提红人的球员卡,于eBay平台上公开拍卖,经专业评估,其价值被估定高达十万美元。
自90年代起,我国便有一群热衷于球星卡收藏的忠实爱好者,他们涉猎范围广泛,包括足球、篮球、棒球以及橄榄球等运动项目。然而,在官方渠道,这些球星卡却鲜有代理商引进,大多数人只能通过海淘或出国旅行等途径来搜寻这些价格昂贵的球星卡。购买难度大,而交换球星卡则更为困难。
众多集卡爱好者认为,球星卡之间的互换所引发的社交意义,丝毫不逊色于球星卡自身的价值。
2010年之前,他们迈出了第一步,与全球体育娱乐领域的领军企业——意大利帕尼尼集团携手,成功引入了该集团制作的FIFA官方授权的南非世界杯桌面对战游戏。这一举措标志着帕尼尼球星卡和贴纸正式进军中国市场,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
众多美食爱好者或许对“帕尼尼”这一名称有所耳闻,该词源自意大利语,特指一种经典的意大利式三明治。同样源自意大利的帕尼尼公司,因其球星卡而闻名于世,该公司成立于1961年的摩德纳,目前主要从事书籍、漫画、杂志、贴纸、球星卡等多种产品的出版与生产。
在帕尼尼的发展历程中,有两个关键的时间点。
在1970年,帕尼尼与FIFA携手,推出了世界杯贴纸专辑的处女作。自此,帕尼尼的贴纸引发了广泛的收集与交换狂潮,迅速走红。《卫报》指出,在英国,交换世界杯贴纸已演变成为70年代和80年代年轻人的一项常态娱乐活动。
2017年,一张带有贝利亲笔签名的1970年世界杯帕尼尼球星卡,在拍卖会上以10450英镑的成交价,创下了新的销售纪录。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帕尼尼公司推出了不干胶贴纸,这一创新举措取代了传统的胶水使用,从而大大减少了贴纸所需的时间和降低了成本。
2010年巴西世界杯期间,帕尼尼的产量每日高达800万至1000万个球星卡卡包。此外,在BBC的世界杯开场节目中,球星卡画面更是首次亮相。
帕尼尼公司如今掌握了世界杯、欧足联国家联赛以及美洲杯等众多国际大赛的球星卡和贴纸的官方授权,同时亦拥有英超、西甲、意甲和阿根廷甲级联赛等众多联赛的球星卡及贴纸的官方授权。
帕尼尼球星卡刚踏入我国市场,而国内的纸质媒体行业正处于其辉煌时期的尾声阶段。
南非世界杯前夕大约半年前,足球周刊便与帕尼尼携手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与推广举措,其中更包括在杂志内附赠球星卡。那时,我这位20岁的读者每周都会购买《足球周刊》这本体育杂志,这也使我首次对专业球星卡有了认识。
在世界杯开始前三个月,攒钱买卡计划就上了我的日程。
终究,那些曾经沉迷于三国水浒卡片游戏的我们,都清楚收集完整一套卡片是多么耗时耗力的过程。与其逐包逐包地辛苦,不如索性来一次大抽奖,享受一把畅快的乐趣。
拥有一套完整的球星卡片集,成为众多球迷心中的向往,同时,这也被视为收藏领域的一项重要准则。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实属不易。与当前流行的“盲盒”相似,球星卡通过密封包装和随机发售的方式进行销售——这同样是体育球星卡销售不可动摇的基本准则——球迷们无法事先知晓自己购买的卡包中,是否包含了自己钟爱的球员卡片,亦或是自己正缺的那一张。
翻开收藏册,心仪球队的球员们一一浮现眼前,然而,最心爱的那位球员却缺席其中,这份遗憾之情顿时涌上心头。
那时的京城尚未遍布便捷的便利店,购卡多在书报摊或是淘宝店铺,囤积卡片、收集卡片实属不易。直至世界杯即将揭幕的前一个月左右,我终究下定决心,用1000元人民币购得了一整盒包含50包球星卡及一本集卡手册,打算逐一拆开,探寻其中可能带来的惊喜。
拆包次数达到了五十次,我的心跳几乎提到了喉咙。既有抽到“冠军卡”如卡卡、拉姆时的惊喜与激动,也有连续抽到七八张普通版萨内蒂时的失落。总的来说,拆包过程相当刺激,但与心中的期待相比,还是显得有些差距。投入了1000元,只收集到一半的卡片,心中自然是不甘,但对于经济紧张的学生来说,也只能无奈地停止。
而后,我又接触到了集卡的另外一个乐趣——交易。
全球范围内,球迷们可在各类俱乐部、体育用品店铺以及eBay等平台进行球星卡的交流,此外,还有针对球星卡交换的特定网站和论坛,这些地方成为了全球卡迷们的聚集地。
在球星卡尚未大规模正式登陆中国市场之际,国内球迷普遍借助互联网与论坛平台进行球星卡的购买与交换,然而,这一活动相对较为小众且不为人知;尤其是线下换卡,由于受到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其数量可谓是极为稀少。
在我记忆中,足球周刊曾在王府井的商务印书馆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球星卡交换活动。在那次线下活动中,众多卡友带着自己多余的球星卡,希望能换到心仪的卡片。然而,参与人数并不多,而且很多人都是初次尝试收集球星卡,交换过程中常常需要费尽口舌,但往往难以如愿,最终多数人带着失望离开。
在那个时代,正版球星卡的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贴纸的受欢迎程度更高,毕竟其价格要低廉许多。大多数人只是将其视作一种收藏品,而非真正的收藏对象。
十年光阴荏苒,我国中产阶层日益壮大,各类兴趣得以蓬勃发展,我国卡车爱好者的人数持续攀升,且专业性日益增强。
此刻,帕尼尼公司毅然选择重返中国市场——正式入驻天猫平台,并成功设立了帕尼尼官方运动品牌旗舰店。
谈及此事,营销副总裁Jason近期向氪体记者透露,帕尼尼在国内与用户互动的社交渠道已涵盖微信、微博以及抖音等多个平台,他们期望能效仿帕尼尼美国商城的做法,与消费者实现更为直接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确实,世界各地的消费偏好各有差异。在欧洲,人们更倾向于收藏贴纸,而近年来,中美两国则更偏向于收集卡片。
体育运动的流行程度各异,导致收集方式亦有所区别,在欧洲,足球收藏卡位居首位,而在美国,橄榄球(NFL)和篮球(NBA)则备受青睐。在我国,篮球收藏卡同样深受卡友喜爱。因此,在帕尼尼公司开拓中国市场时,将重点加强与NBA的合作关系。
系列球星卡
他还提及,在将来,帕尼尼亦将采纳更前卫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例如通过直播销售产品。尽管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帕尼尼却对新鲜事物持开放态度,例如,它成为了首个在美国及全球范围内采纳流媒体直播方式进行球星卡交易的商家。
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迎合年轻人的兴趣和关注点,这无疑是球星卡在未来的发展和拓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