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中超各队的备战过程异常艰辛,稳定联赛成绩已然成为首要目标,根本无暇顾及亚冠赛事。分析指出,今年可能是一个关键的分水岭,中超球队在亚冠的表现或许将从今往后逐渐由盛转衰。
今年中超原计划有四支球队角逐亚冠,然而山东泰山队因未解的合同争议以及亚冠资格被剥夺,由上海海港队递补。紧接着,中超冠军江苏队宣布暂停运营,新赛季的中超赛事中,他们连中超都无法参加,更遑论亚冠了。依据规定,那些在联赛中排名不在前四的队伍无缘参与亚冠赛事,因此江苏队所获得的这个名额无法转让给中超的其他队伍,至于这个名额是递延至其他联赛还是直接取消,目前尚无明确结论。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中超新赛季在亚冠的竞争力将会显著降低。
而且,鉴于中超赛事与亚冠赛事时间冲突,这些参赛队伍不得不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即要么派出全部主力参加亚冠比赛,那么联赛的成绩自然难以期待。因此,之前有消息称这些中超球队可能选择放弃亚冠,集中精力确保联赛成绩,这无疑是在当前困境下的权宜之计。
然而,这种情况下,中超在亚冠的参赛席位可能面临挑战。目前,中超和日本J联赛在东亚区位列前两位,各自拥有三个正赛席位和一个附加赛席位,是所有联赛中名额最多的。而排在第三位的K联赛,其正赛和附加赛的名额均为两个。然而,今年亚足联在计算技术积分时,依据的是2016至2019年间亚冠赛事的积分情况。在这段时间里,中超的球队在亚冠赛场上表现优异,几乎每年都能有三支队伍成功从小组赛中脱颖而出。今年过后,联赛的积分体系将排除2016年的数据,纳入2021年的成绩进行综合考量。如此一来,若中超在本年度的亚冠赛事中遭遇重挫,其技术积分无疑将遭受显著下滑。尽管如此,中超或许还能勉强维持前三名及四个参赛名额的地位,但同样有可能被K联赛赶超,从而在参赛名额上降至两个正赛席位加两个附加赛席位。
在上赛季的亚冠赛事中,中超表现最为出色的北京国安也仅止步于八强,而广州恒大与上海申花均未能从小组赛中脱颖而出,这一现象已充分揭示了问题所在。经过削减大规模投资后,中超的整体竞争力相较于以往有了显著下降。与此同时,日韩联赛凭借其坚实的实力基础,逐步收复了中超过去几年通过大量投入所取得的优势,并在实力上实现了对中超的反超。今年的中超投入降至近几年来的最低点,未来数年,中超可能持续面临日韩球队的压制,这一现象或许会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