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冠的竞技舞台上,任何豪门球队都有可能遭遇引发争议的判罚,诸如判定越位成功的进球、判定手球犯规的情况、或是关于门线球的判例。今年世界杯上首次启用的VAR技术为这些争议判罚提供了明确答案,以德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为例,韩国队的首个进球起初裁判并未判定有效,但借助VAR技术,该进球最终被判定给哈国队,此举也宣告了德国队在本次世界杯上的命运走向终结。德国现今唯一的“豪门”拜仁,在欧冠赛事中亦曾引发诸多争议,既有得利之球,亦有不公之判,特别是在技术尚不成熟的过往岁月。本文将逐一梳理,回顾拜仁在欧冠历史上的十大颇具争议的瞬间。
在98-99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小组赛阶段,拜仁慕尼黑与曼联战成2比2平手,埃尔伯为拜仁打入的那粒进球实际上存在越位嫌疑。当时,扬克尔在两次接球时均未越位,然而在最后时刻,他仅是轻微地触碰了球,随后将球传给了从侧翼插入的埃尔伯。边裁未能察觉这一情况,因此未作出判罚。而在09-10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八分之一决赛的首回合比赛中,克洛泽在比赛尾声阶段打入的致胜一球,同样存在越位之嫌。作为K神的拥趸,我必须说明,那场比赛之所以发生争议,主要是因为奥利奇冲入禁区的速度迅猛,加之裁判团队的专业能力略显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比赛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考验裁判能力的瞬间:里贝里在禁区内遭遇犯规,戈麦斯随后补射得分。令人意外的是,主裁判赫宁在进球后竟然暂停比赛并判罚点球,幸亏罗本主罚成功。在09-10赛季欧冠八分之一决赛的次回合较量中,拜仁客场以2-3的比分不敌佛罗伦萨。佛罗伦萨队取得第二粒进球时,吉拉迪诺为约维蒂奇做球,比分变为2-0。然而,实际上在射门瞬间,吉拉迪诺已经处于越位位置。判断是否越位,关键在于观察球员的头部、躯干以及双腿,而双臂并不属于判断越位的有效身体部位。在2006-2007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四分之一决赛的次回合比赛中,拜仁慕尼黑在主场以0比2不敌AC米兰,其中因扎吉攻入的第二粒进球明显属于越位行为。然而,这一进球并未对AC米兰晋级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转至2011-2012赛季的欧冠小组赛阶段,拜仁慕尼黑以2比0战胜曼城,但戈麦斯打入的第二粒进球被判定为无效,实际上那粒进球并不构成越位。在2011-2012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半决赛的首回合比赛中,拜仁在主场以2比1击败了皇马,而里贝里攻入的那粒进球引发了争议。有人质疑古斯塔沃在进球时是否处于越位状态,并阻挡了卡西利亚斯的视线。然而,实际上,1、古斯塔沃并未处于越位,而是与球门线平行;2、他也没有对卡西的视线造成阻碍。此外,该球在巴德的折射作用下入网,击中巴德的肩胛部位,且并未构成手球。在2011-2012赛季欧冠半决赛的次回合较量中,拜仁以1比2不敌皇马,C罗攻入的第二粒进球实际上存在越位嫌疑,越位程度达到半个身位。转至2012-2013赛季的四分之一决赛首回合,拜仁在主场以2比0击败尤文,穆勒的第二个进球在助攻者曼祖基奇方面引发了争议。然而,《天空体育》在赛后报道中确认,该球并未构成越位,曼祖基奇的上半身与尤文后卫的脚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在2012-2013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半决赛的首场较量中,拜仁以4比0的比分击败了巴塞罗那,其中戈麦斯攻入的第二粒进球,经过比赛结束后的三维立体图像分析,被认定为越位,越位的具体位置在右小腿;而在2015-2016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半决赛的首回合比赛中,拜仁在客场与尤文图斯战成2比2平,穆勒打入了球队的首粒进球,赛后,有意大利媒体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莱万在越位区域阻碍了尤文门将布冯的视线。我们暂不探讨布冯的视线究竟落在黄线的何方,然而在2014年10月6日的那场尤文图斯对阵罗马的意甲较量中,比赛临近尾声时,博努奇打入的致胜一球,经过判定,被认定为有效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