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联赛公司对外发布了《2021-2022赛季CBA联赛球员选秀、工资帽、聘用及交易管理规定》,规定中提到,CBA国内球员的工资帽最高限制为4400万元,与上一赛季持平,不过最低限制从先前的2000万元降至1600万元;同时,单个国内球员的最高年薪限制为600万元,较上一赛季的800万元有所减少。一支球队对于外援的薪酬上限设定在500万美元,这一数额与上一赛季保持一致;然而,新赛季中,外援的收入额度也被设定为“软帽”,意味着球队即便超出500万美元的限额,也只需按超出的部分缴纳相应比例的调节费用。
CBA在上一赛季为国内球员、顶薪球员以及外援制定了工资上限。其中,国内球员的工资上限设定为软性限制,具体数额为4400万元。若国内球员的工资超过此限额,超出部分需缴纳给CBA联盟25%的调节金,而这笔费用将由未触及工资帽限制(包括国内球员和外籍球员)的俱乐部均摊。此外,工资帽的具体上下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每年俱乐部参赛费用的变动而相应调整。同时,对于最高薪酬的球员,其薪资上限设定为800万元人民币。这一数额是固定不变的。此外,对于外援的工资总额也有严格限制,即不得超过500万美元的工资帽,且这一规定为刚性限制,各支球队外援的收入总和不能超过这一规定数额。
新赛季带来了诸多变动,其中国内球员的薪资上限依然是软性限制,具体数额维持在4400万元;然而,薪资的下限却从先前的2000万元降至1600万元。这一调整显然是为了帮助那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型俱乐部,旨在更好地维护他们的权益。此外,顶薪球员的薪酬上限也从800万元降至了600万元。也就是说,新签顶薪球员的单赛季收入不得超过600万元。
此外,外援的薪资上限有所下调,并转变为柔性上限。一旦某支球队的外援薪资超出此限额,需按照一定比例缴纳调节金。新赛季中,若某支俱乐部在引进外援方面的总支出(包括基本薪资、奖金及其他福利)超过了500万美元的限定额度,那么超过部分中,100万美元以内的部分需缴纳50%的调节费;介于100万美元至200万美元之间的部分,调节费比例上升至75%;而超过200万美元的部分,则需要支付150%的调节费。通过观察外援调节费的比例,我们可以发现CBA公司在处理调节费用上态度坚决,其比例之高甚至高达150%。